【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 弘扬罗荣桓精神】一碗甲鱼汤的故事
2022-11-18 16:50:53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刘兰娟 |          浏览量:29872

衡东融媒11月18日讯(融媒体记者 廖仲国)在山东省莒南县至今流传着一段军民情深的红色佳话,讲的是罗荣桓元帅在山东抗战时期与群众礼让一碗清炖甲鱼汤的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因其蕴含着我党人民性的鲜明底色,而熠熠生辉。

1945年夏,党中央决定对山东的党政军实现一元化领导,任命罗荣桓兼任党政军‘一把手,这个时候山东抗日根据地反‘扫荡斗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罗荣桓因长期劳累,生活艰苦,医疗条件差,导致尿血症加重,经常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罗荣桓同普通战士们一样,穿的是几乎褪成了白色的军衣,吃的是高粱煎饼,工作人员千方百计地想改善罗荣桓的生活,可一直没有找到什么营养品可以给他滋补身体。”罗荣桓故居管理处讲解员王梦岑说。

一日,罗荣桓正住在山东莒南县筵宾区下河村的滕东余家中养病,工作人员在村东的河里意外地摸到了一只甲鱼。大家非常高兴,立马把甲鱼炖了汤,热腾腾地递给罗司令吃,为他滋补身体。面对炖好的甲鱼汤,罗荣桓毫不犹豫地让工作人员赶快送给房东滕东余的老娘。因为房东滕东余的老娘这时也得了重病,还是罗荣桓安排卫生员为大娘看的病,所以知道老人也需要补身子。

老人看到罗司令让工作人员送来的甲鱼汤,非常激动,说什么也不要,还挣扎着让人扶起来一边看着罗司令,一边说:“这可使不得,你喝了养好病,好去打鬼子,我喝了不中用啊!”罗荣桓动情地对老大娘说:“老姐姐,你一定要喝,八路军和老百姓是一家人,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您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老人拗不过罗司令,把甲鱼汤喝了。病愈后,老大娘逢人便夸,她的命是罗司令救来的,八路军对咱老百姓就是好!

罗荣桓的群众工作在山东取得了显著效果。山东人民群众爱党拥军,不仅敢于牺牲、勇于奉献,更是铁了心跟着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走,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英雄赞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新的征程上,让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发扬罗荣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军的崇高品质和革命风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提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吴集镇莫园村村党总支部书记段凯自信地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吴集镇莫园村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引导村民种植红米等特色优势产业200余亩,筹集资金修建鸡公岩景区产业路,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乡村美丽屋场,创新建立村民“文明档案袋”,绿色发展的底色越来越亮丽,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乡村振兴的步伐不断加快,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

“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为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身为村党总支书记,我将带领全村人民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罗帅精神,结合莫园村实际,继续引进特色产业,帮助大家伙儿想出好点子、走稳好路子、奔向好日子。”段凯接地气的表态,让前来参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屋场恳谈会的村民拍手叫好,一个个回答将村民心头的问号拉直,增强村民自主致富的信心。


一审:刘兰娟

二审:廖婷婷

三审:罗晓伟

责编:刘兰娟

来源:衡东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下载APP